篮球 足球 综合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足球 > 中超

北京国安的基地之困,折射出中超民企运营的一个结构性难题

时间:2025-05-10 14:42:26 来源:微信
导语

中国足球需要从从“短期烧钱”模式向“长期可持续发展”转型,这是职业化改革的必由之路。训练基地就是这条改革之路上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,现在难题依旧摆在北京国安面前,看看他们何时能够找到真正的破题之匙?

作者丨张宾

图片丨来自网络

昨天,在北京国安与深圳新鹏城的赛前新闻发布会上,国安主教练塞蒂恩“发飙”了。他“发飙”的矛头与比赛关系不大,而是直指训练基地的问题。

“我对我们训练的场地不满意,最近4个月以来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备战部署。为什么其他俱乐部都有自己的训练基地,而我们如此伟大的俱乐部却是现在这种状况。实话说,如果来之前知道训练基地是这样,我可能都不会签约。我与俱乐部以及周总(周金辉)进行了很多深入交流,据我了解,周总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。我们作为首都球队,如果能有和上海和大连一样的训练条件,我们会发展得更好。我举个例子,在我们训练基地上完洗手间,需要跑到浇水的水管边上去洗手。今天在下雨,球员在训练完以后没法洗澡,不得不全身湿漉漉地回到酒店再去洗澡。”塞蒂恩的话说得很重。

塞蒂恩说出了长时间以来始终困扰着北京国安的一个尴尬现状——没有属于自己的训练基地。日常训练方面,他们一直都处于四处流浪的状态,曾经使用过顺义训练基地,现在主要是在高鑫基地训练。高鑫基地的条件比较艰苦,赛季之初包括王刚在内的多位队员在训练中出现了骨折等严重伤病。这很难不让人将连续的伤病与训练基地的条件联系起来。

相比起来,北京国安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上海海港、山东泰山都配套了一流的基地。这让塞蒂恩艳羡不已。

北京国安的训练基地之困,折射出民企运营中超俱乐部所面临的结构性难题。想要破局,单纯靠民企的投入并不现实,需要包括政府层面在内的各相关方积极联动,形成协同效应。

01土地壁垒

北上广深这些超一线城市,寸土寸金,包括体育用地在内的土地资源都极其稀缺,拿地成本高昂。

民企拿地的途径只有一条,就是以高昂的市场价格参与竞拍。即便在房地产遇冷的当下,竞拍下一块体育用地的成本同样不菲。

国企背景的俱乐部,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。它们的母公司往往土地资源丰富,划拨一块土地用以建设训练基地或者其他基础设施并非难事。当年背靠鲁能集团的山东泰山,就在济南拥有了一个面积巨大、设施一流,甚至可以承办赛会制比赛的训练基地。

北京国安的投资方是中赫集团,属于民企,想要自筹资金建设训练基地,难度堪比登天。土地成本足够高昂,达到数亿甚至十亿量级并非危言耸听。在中超俱乐部普通造血能力不足的情况下,斥巨资建立训练基地无异于自寻死路。

其他国企背景的俱乐部即便没有额外的土地资源用以建设训练基地,往往也可以以较低的投入获得高水准训练基地的使用权。毕竟,地方政府对于有国企背景的俱乐部扶持力度更大,也有相应的资源倾斜,包括税收减免、配套基建等隐性优惠。这恰恰是民企难以企及的待遇。

02资金困局

即便面对同一块训练基地,国企背景的俱乐部和民企背景的俱乐部,态度也截然不同。建造训练基地成本,以及日常运营成本,并不是一个小数目,国企俱乐部长期依靠母公司输血,或者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,资金来源稳定,运营压力并不大,能够承担训练基地等长期重资产投入;而民企俱乐部资金来源全部依赖自有资金,完全取决于母公司的经营状况。

面对训练基地这种“重资产”,民企俱乐部只能望而却步。他们恨不得一块钱都掰成两瓣花,好刚都用在了“引援”等刀刃上了,四处流浪找便宜的训练基地就成为了常态。

在经济环境相对乐观的时期,通过引入投资,实现俱乐部股权多元化,或许可以部分解决民企俱乐部的资金困局。但当下,投资市场环境并不乐观,而中超俱乐部股权多元化股改已经被证明很难推行下去。

以低廉价格的方式租用训练基地,就必然要承受“便宜无好货”的后果。训练质量受影响,甚至出现非战斗性减员,就是这一无奈之举的“副作用”。

03破局之道

面对现实的困境,民企俱乐部一味地抱怨也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还是应该积极寻求破局之道。

这道难题也并非完全无解。PPP模式(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)可能是解题的一把钥匙。

一些具有公益性质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公共服务项目,往往采纳的方式由当地政府牵头,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解决资金困局。现在这也已经成为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的趋势和方向,对于增加供给、降低运营风险,以及转变政府职能都有着直接的推动。

成都的凤凰山体育公园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。成都市政府给出了土地优惠、贷款贴息等有效手段,由成都城投置地集团投资,成都城投置地与万馆体育合资成立的城投万馆运营。

这一模式,以及行之有效的举措,降低了相关方的资金压力和运营风险,为凤凰山体育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除此之外,在运营方面,训练基地还可以借鉴欧洲俱乐部的成功经验,进行商业化尝试,比如举办青训营、商业化赛事等,提升自我造血功能。阿贾克斯的青训学院每年能够为俱乐部带来数百万欧元的收入;皇马斥巨资打造的训练基地也会承办训练营和友谊赛,用以为俱乐部创收。

国内也有相应的案例,比如浙江队与湖州当地政府合作打造的“足球小镇”,将文旅与青训进行了结合,同样能够降低训练基地的日常运营压力。

国安想要在中超屹立不倒,就必须拥有自己的训练基地。但是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训练基地,可以通过各种模式来进行探索。但是,这里面存在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:需要政府层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撑,否则的话,单纯依靠民企的单打独斗就算撞得头破血流,也无法逆天改命。

04结语

北京国安的训练基地之困,绝非一家俱乐部的个案,而是中国足球改革进程中“职业化程度不够”的缩影。在现行体制下,国企俱乐部凭借政策红利占据资源优势,而民企只能陷入“叫天天不应、叫地地不灵”的困境之中。

要真正破局,需从三方面发力:政府层面,争取给予民企相应的资源和政策扶持;资本层面,通过融资、贷款贴息等手段,积极引入社会资本;俱乐部运营层面,积极探索训练基地的商业化运营,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。

中国足球需要从从“短期烧钱”模式向“长期可持续发展”转型,这是职业化改革的必由之路。训练基地就是这条改革之路上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,现在难题依旧摆在北京国安面前,看看他们何时能够找到真正的破题之匙?

热门数据

更多

相关信息

相关集锦

热门TAG

JRS直播网是一个专业的足球直播网站,主要提供高清足球直播,NBA直播,英超直播,体育吧以最全最高清信号让您畅享五大联赛,打造最好体育直播吧。

Copyright © 2022-2025 JRS直播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蜀ICP备19010728号-1

网站地图